首页 > 参政议政

侨“建”|晋城市侨联界政协委员提案摘选(1)

发布时间:2023-03-19    来源:晋城市侨联

侨“建”|晋城市侨联界政协委员提案摘选(1)

政协第八届晋城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已隆重召开,来自侨联界的6名市政协委员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心大局,踊跃提交提案,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发出侨界声音,贡献了侨界力量。

关于打造“晋城铁艺”文化品牌的建议

晋城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

闫芳


去年康养产业大会期间,市侨联与邀请到的重要侨领签订了设立马来西亚、墨西哥两个海外侨务工作联络站的协议,并同时签订了晋城非遗产品和地域特色产品在海外推广的合作协议。
去年11月,在墨西哥举办的第十届墨西哥中国投资贸易交易会上,我们的晋韵堂铁壶、阳城珐华等非遗特色产品精彩亮相,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和文化惊艳了海外观众。
晋城早在2000多年前就是中国的冶铸中心之一,明清时期“九头十八匠”闻名全国,“泰山义”剪刀名扬天下,“大德”钢针畅销海内外。
近年来,按照建设“文旅康养样板城市”的要求,我市立足悠久的冶铸历史文化和强劲的铁艺产业势头,提出创建“中国铁艺文化之乡”的目标。为此,2022年12月市文联组织成立了晋城市铁艺协会,召开了“晋城铁艺传承与发展”研讨会,组织铁艺企业参加了第五届山西文博会、第十八届深圳文博会,为推动晋城铁文化复兴和铁艺产业发展作了大量努力。但是目前,我市铁艺产业的发展现状,距离建设“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和创建“中国铁艺文化之乡”的目标,距离打造地域标志性文化品牌和代表性文化产品的任务,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铁艺产业规模偏小。铁壶是近年来我市铁艺产业的主打产品,但整个铁壶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短,全市没有一家规模以上铁壶生产企业。同时,各铁壶企业各自为战、同质化竞争,急需整合力量,尽快做大做强,进一步占领市场、拓展品牌。
二是铁艺文化挖掘不够。研究晋城冶铸的技术与艺术,不仅要熟悉晋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风俗,还要升华冶铸技艺发展蕴含的时代精神。目前我市缺乏专业研究晋城冶铸的机构和团体,大都是通过研讨、课题等形式进行片段式研究,缺乏整体研究发掘,少数铁壶企业基于研发的需求,借助国内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发设计,不能充分彰显晋城特色,留住文化记忆。
三是铁器品牌不够响亮。以最具代表性的铁壶为例,近年来,依托深圳文博会、上海进博会等平台,晋城铁壶产品质量和技艺都在不断提高,在全国铁壶品牌行业中具有了一定知名度。但是即便是最具代表性的晋韵堂、晋艺坊等铁壶品牌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还不够大。
为此建议:
1.深挖晋城铁艺文化学术价值。晋城铁文化独树一帜,曾经是中国冶铸技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建议依托市文联和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市铁艺协会的行业带头作用,成立专门的铁文化研究机构,建立研究队伍,既“请进来”又“走出去”,组织市内外、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晋城铁文化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和阐释,让晋城铁艺的老字号、老产品、老艺人、老传统活起来、亮起来、传起来,让晋城铁文化有由头、有来头、有看头,打通我市铁艺产业发展中研发与生产之间的鸿沟。
2.加快晋城铁艺文化传承创新。关于冶铸方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有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大阳手工制针技艺、泽州铁货制作技艺、司徒铁花技艺等,这是晋城独有的无形文化资产。建议大力推动“非遗”进景区,鼓励知名景区与优秀冶铸手艺人合作,让非遗“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通过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市铁艺协会还需要重视创建申报工作,进一步保护晋城珍贵的传统冶铸工艺,为我市铁艺产业标注鲜明地方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色。
3.推动晋城铁艺品牌做大做强。市铁艺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带头作用,凝聚合力,抱团取暖,以晋城铁壶品牌为带动,整合全市铁艺资源,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自主创新,实现提质创牌增效,制定铁壶制作行业标准,持续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像景德镇瓷器、清徐醋业、宜兴紫砂壶品牌那样,让“晋城铁艺”品牌叫响叫亮,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4.支持晋城铁艺产业集聚发展。以创建“中国铁艺文化之乡”为契机,建设铁艺文化专题博物馆,打造一个集文物收藏、学习教育、学术交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铁艺文化展示平台;建设铁艺产业园区,打造一个集产品设计、技术研发、产品展示、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现代化观光产业园区,引领我市铁艺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也为全省产业转型发展树立一个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