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情侨史

【华侨华人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侨乡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11    来源:晋城市侨联

自党的二十大明确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以后,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国内外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学界从多个领域研究、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有不少学者从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以及农业强国、乡村振兴等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侨乡建设属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以及扩大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影响的范畴,因而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侨乡建设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侨乡研究是华侨华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成果丰富多样。但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侨乡建设的成就及未来侨乡建设面临的新使命,成果尚不多见。本文拟从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从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侨乡建设。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这个命题不仅是自近代以来国人一直在探讨的学术问题,更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不断探索的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发展道路的根本问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我们经历了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理念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先后提出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和“四个现代化”的发展路径。1954年,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975年,周恩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发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的号召。

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强调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达到小康水平。他说:“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题。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首要的“本质要求”。早期探索和当前实践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历程,都体现了民族复兴的历史追求和时代内涵。从中国式现代化视野审视侨乡建设,可以发现,近代以来侨乡的发展是中国乡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二、侨乡建设的历史进程

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来看,中国侨乡的形成、发展与形态转变,是现代化在中国乡村实践的一种类型。中国的侨乡建设具有显著的阶段性表征,是中国乡村现代化的缩影。侨乡从19世纪60年代成为中国一种新的地域文化以来,经历了近代侨乡、现代侨乡和当代侨乡三种形态的转变。

在近代侨乡的发展中,华侨发挥了重要作用。华侨改变了乡村的封闭状态,打开了民众的世界视野;归侨侨眷改变了乡村传统的人群社会结构;侨汇改变了乡村传统的经济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近代建筑改变了乡村传统的景观,城镇商业繁荣,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民间实践成就。侨乡这些文化形态与周边以及中国其他的非侨乡乡村区别开来,使之成为侨乡。以广东江门五邑侨乡为例。早在20世纪30年代,五邑就已经被认为是新兴城市的代表。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的《良友》杂志进行了一次全国考察,北至关外,南迄海南岛,“所见所闻,只觉得足资伤感的地方多,可供欣幸的地方少。可是就一般的情形而论,广东一省,比较上物质建设最前进,精神生活也较其他各地人民为兴奋,而大宗华侨发源地的四邑(笔者按:今江门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四县),更可以作为新兴城市的代表。”“看到那平坦的公路,整洁的市政建设,美丽的公园,藏书万卷的私家图书馆,以及许多私立的中学校和小学校,在我们已到过的地方里,可以说没有一处及得上它那样有生气的。”《良友》杂志的记者认为,侨乡的这些变化是海内外侨乡人现代化梦想的追求,“这些作客他乡的四邑人民,对于故乡的热爱,并不以空间的隔离而减少,反而为了在国外受到因祖国羸弱而被其他民族所轻视的刺激,使他们每个人都抱着一个理想——一个如何在国外发了财,要把自己的故乡改造得和国外的城市一样兴旺发达的理想。”

向西方学习是那个时期侨乡的现代化建设方向,类似江门五邑这样的侨乡还有广东的潮汕、梅州和福建的泉(州)漳(州)厦(门)地区,它们被称为近代形成的中国四大侨乡,对中国乡村的近代发展进程发挥了独特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近代侨乡是最早融入全球化的中国乡村,它反映了中国乡村现代化的早期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侨乡建设积淀了独特的资源和发展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侨乡经历了从近代形态到现代形态和当代形态的演变。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侨乡完全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基层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发展模式、海内外跨界治理方式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侨乡成为国家县域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侨务资源在侨乡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华侨倡议成立的广东华侨投资公司,在1955年到1967年的12年间就吸收侨资7157多万元人民币。类似的华侨投资公司还在福建、广西、云南、辽宁、上海、南京等10个省设立。学者研究显示,作为侨务资源丰富的省份,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吸收的华侨投资最多,大量的华侨投资推动了广东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贸交流。华侨投资对华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再如,侨汇收入始终是维持侨眷生计、推动侨乡经济发展以及增加国家外汇收入等方面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国际上的冷战格局以及西方的经济封锁,侨汇收入更成为国家重要的外汇来源。1950—1957年,全国侨汇收入总额为11亿美元左右。1950—1980年,侨汇收入总额为75.86亿美元。侨汇收入在当时国家经济发展落后,侨乡人民生活困难的背景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这一时期在剪刀差等政策和侨资投入、侨汇收入的支持下,侨乡建设为国家工业体系的初步建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侨乡由于海外资源众多,成为中国乡村改革开放的前沿。侨乡率先吸引了外资特别是海外华商资本的投资、推动了“三来一补”经济模式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快速成长。在外向型经济模式培育、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引进等方面,侨乡领风气之先。海外华侨华人70%以上祖籍地为广东、福建两大侨乡。1980年,率先在广东的深圳、汕头、珠海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由于这种历史渊源和地缘、血缘联系,以及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华侨华人最早选择在家乡投资。有学者研究显示,改革开放以后来自海外乡亲的大量侨汇和捐赠以及众多侨属企业的建立,为侨乡发展培育造血功能,而海外华商在侨乡的大规模投资,不仅为侨乡经济发展带来为数可观的资金,而且也引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华商投资还促进了侨乡产业结构的改善,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广东在吸收外资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吸收外资占比近一半。数据显示,1979—2013年,广东吸收外资占全国外商投资的15.1%,略低于江苏的15.3%,位居第二。但是,分时段来看,1979—1990年,广东吸收外资占全国外商投资的45.5%,位列第一;1991—2000年,占比27.6%,仍然位居第一。另一大侨乡福建,同样是吸收外资较多的省份。1979—2013年,福建吸收外资占全国外商投资的4.6%,位居第八。但是,分时段来看,1979—1990年,福建吸收外资占全国外商投资的7.3%,位列第四;1991—2000年,占比9.9%,仍然位居第四。闽粤侨乡吸收的外商投资中,有很大比例是海外华商的资本。海外资源是侨乡经济率先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侨乡建设也进入新阶段,侨乡文化建设成为重要领域。侨乡文化是近代以来在中国东南沿海国际移民输出较多的地区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侨乡文化是以中华传统地域文化为母体,在与外来文化的长期交流之中形成的以中外文化融合为显著特征的乡村文化形态,国际性是侨乡文化的鲜明特点之一,是侨乡区别于传统乡村、侨乡文化区别于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外文化交流在侨乡是一个长期的普遍的文化现象。而华侨是侨乡文化多元化与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侨乡的文化建设是侨乡现代化的重要面向。近年来,国家在侨乡文化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不仅扶持了一批文化工程和平台建设,还支持侨乡打造具有侨特色的侨乡文化。侨乡文化建设不断突破创新。例如,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海外华侨银信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14年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实验区得到国务院批准;2019年,江门被选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这些由国家主导的文化工程和平台建设无不彰显了侨乡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提升。当然,侨乡文化建设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因为侨乡是海外华侨华人的故乡,它还是海外华侨华人情感归属和文化认同载体,是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对于海外华侨华人来说意义非凡。因此,侨乡的文化建设还具有世界意义。

三、侨乡建设的历史使命

二十大报告郑重宣告:从现在开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新的历史进程中,侨乡现代化建设当代形态的内涵和表征将更加丰富鲜明。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体建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根本任务。侨乡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其目标是贯彻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然而,当前侨乡现代化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以广东为例,广东共有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00多个行政村。2022年12月8日通过的《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广东的百县、千镇、万村中,仅潮汕、五邑、梅州三大侨乡就有34个县、410个镇、5974个村,基本上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侨乡的现代化建设关系到广东城乡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侨乡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展开攻坚克难的冲刺。

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4亿人口的现代化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人类社会寻求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中,西方的现代化实践起步早、时间长,形成了西方化等同于现代化的认知。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多元化选择。由于中国式现代化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需要大力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要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传播和认知,特别是扩大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中国家的感知度、美誉度和亲近度,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探索提供借鉴,海外华侨华人可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首先,侨乡的现代化建设可以作为海外华侨华人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侨乡现代化建设属于乡村振兴、城乡协调发展范畴,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如乡村空心化、乡村老龄化、资源净流出和环境破坏等)都是世界性的难题,在发展中国家更具有共性。侨乡建设难题的破解,更易引发发展中国家华侨华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共鸣和关注,启发他们对住在国乡村建设以及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思考。通过华侨华人的媒介作用,可以提升发展中国家民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侨乡建设将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传统和成就,这也将帮助各国民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特性。

四、结语

侨乡建设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一个缩影。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广泛吸收了各国现代化的长处,认识到了现代化的发展规律,从而使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然而,西方现代化路径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大国、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现代化建设的“不适”逐渐显现。在包括侨乡在内的乡村建设中,资源不断向城市流动,建设严重滞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暴露无遗,成为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的短板。而西方现代化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应对这些问题。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人类文明形态的高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深刻系统论述,侨乡建设也因此明确了新的历史使命。包括侨乡在内的中国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反映。因此,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平衡发展,已经成为基于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命题,补齐短板,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是包括侨乡在内的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使命。而侨乡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更具有扩大中国式现代化世界传播效应的使命。

(摘自:张国雄:《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侨乡建设》,《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3年第2期。注释从略,如有需要请参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