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31 来源:晋城市侨联
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在荣获勋章的29名同志中,有侨界老党员、美国归侨、两院院士陆元九。
陆元九,男,汉族,1920年1月生,1982年12月入党,安徽来安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作为早期出国留学的博士,新中国成立初期,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怀抱,潜心研究,矢志奉献。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荣获“航天奖”。
“我选择这个专业主要是考虑到可以接触到一个新的领域,学到更多的东西。”
1920年1月,陆元九出生于一个教员家庭,受到了家庭教育的良好熏陶。1937年,陆元九考取中央大学。当他得知学校新设“航空系”,所学为国际前沿,而且将来还有出国学习机会后,他果断选择了该系的发动机专业。
在硝烟中求学的陆元九,从小便目睹日本军舰耀武扬威,和同学们为躲避日军轰炸、在防空洞中学习的情景也令他印象深刻,他用功苦读,以期早日成才,报效祖国。
1945年,陆元九考取公费赴美留学的资格,他没有选择熟悉的发动机相关专业,而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仪器专业,跟随国际上著名的自动控制专家德雷伯教授学习技术前沿的惯性导航技术,就为了能接触一个新的领域,学习更多的知识。这项关键技术当时被美国政府列为重要军事研究项目。
经过努力,1949年,陆元九成为德雷伯门下该专业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他获得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
“自己是中国人,回去给中国人做点事情。”
也正是这个分量颇重的博士学位,让陆元九的归国之路困难重重。
毕业后的陆元九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他预备实习一年后就回国,于是一边工作,一边为回国做准备。但由于当时战后的特殊原因,他一直未能如愿。
为了家庭和便于工作,他办了绿卡,但对于学校受美国政府施压,动员他办理美籍,他不为所动,因为他心里明白,拿了公民证,就无法轻易回国了。
为摆脱因工作涉密对回国的限制,陆元九先是调往麻省理工土木系的一个研究室,后来又离开大学,到福特汽车公司进行民用科技研究。
1955年的一天,邮局公告栏中的几行中国字让陆元九看到了希望。公告大意是,在美国的中国人包括留学生,自愿回国的现在可以回去,如有困难,可找印度驻美国大使馆接洽……
几经波折,一年后,陆元九一家终于登上了回国的轮船。踏上祖国的那一刻,陆元九心中百感交集:“这回国的路看似平常,可竟走了11年。”
后来说起回国的选择,陆元九并不认为是思想境界使然,他的想法很是朴素:自己是中国人,回去给中国人做点事情;近20年没回家,应该回去看看父母;孩子逐渐长大,希望将来别再像自己那样受歧视。
“在自己的祖国工作,再苦再累都觉得是快乐的。”
回国后不久,陆元九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参与筹建自动化研究所。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陆元九大胆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这是世界上首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不久,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在陆元九及其同事手中诞生。
陆元九在自动化所参加陀螺和惯性导航及自动化控制等多项研制工作,还把自己的陀螺、惯性导航方面多年学习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作了梳理和规划,编成了教材《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这是我国惯性技术方面最早的专著之一。
在陆元九的带领下,中国航天先后开展了静压液浮支撑技术等预先研究课题以及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经他推动,国家批准建立了惯性仪表测试中心,为我国惯性仪表研制创立了坚实基础。
他经常向身边工作人员说道:“在自己的祖国工作,再苦再累都觉得是快乐的。”
“导师挑选的题目应该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航天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对质量、安全的极高要求。陆元九常说:“对上天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这种严格,被陆元九运用到科研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航天无小事,人才培养更是至关重要。
陆元九在自动化所工作时便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在所里建立了研究生制度。关于培养和引导学生,他有自己的想法,“正常的情况,导师要研究生研究的课题,自己并不知道答案,‘如果知道答案,何必还要学生重复呢?’要创新就是要求老师辅导学生共同解决尚无答案的问题。……在探讨的过程中,师生也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他希望年轻人能“进步快一点”,一代一代继续接力,走出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在他的带动下,航天系统自培高学历人才成为风尚,为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